冬季天气干燥,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嘴唇发干难受,还会起皮,涂个润唇膏做点保湿工作就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但对小筑来说,嘴唇干燥的问题却是从夏季就一直困扰着她了,而且不仅干燥,嘴唇还痒得难受。
嘴唇干燥瘙痒反复发作
小筑今年20岁,是杭州某大学的大三学生,从今年8月份开始,她总感觉自己的嘴唇难受。“嘴唇很干,而且反复起皮,还有些水肿、瘙痒,本来觉得喝点水补充下水分会好些,但是没想到情况反而更严重。”
涂润唇膏、药膏,小筑试过很多办法,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由于嘴唇干燥、脱屑、瘙痒,遇水情况加重,小筑的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了诸多不便,连吃饭也受到了影响,甚至还打击了她的自信心。
网络图
今年10月,在亲戚的推荐下,她来到了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金涛处就诊。
“小筑患的是唇炎,中医上称之为‘唇风’‘驴嘴唇’‘唇肿’等。”金涛告诉记者,唇炎是以唇部红肿、糜烂 、结痂皲裂、起灰白色糠状鳞屑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多发于下唇。
唇炎不但是一种损美性疾病,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癌变率。对于年龄较大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吸烟者,其恶变可能性更大。
网络图
慢性唇炎与自身免疫相关
金涛介绍,唇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唇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与长期的舔唇、咬唇有关,也与病毒、真菌感染、口腔卫生、日光照射、外用药物等有关。
“临床上发现,来门诊治疗唇炎的多为年轻女性,她们经过皮肤科、口腔科的一系列治疗均没有明显的效果。”金涛说,“我考虑患者长期反复的唇炎发作可能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系,而经过检查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慢性唇炎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征,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属于自身免疫病的一种表现,就像干燥综合症患者会常常表现为眼干、口干,变异性结膜炎常常出现眼睛的红肿、流泪等。
“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就会形成机体的一种慢性炎症的状态,表现在嘴唇上就可能导致红肿、糜烂、皲裂等反复发作。”金涛告诉记者,“从循证医学的理论出发,慢性唇炎患者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阴阳失衡,‘脾阴’不足导致的。”
除了自身免疫因素外,各种机械刺激、感染因素、营养缺乏,包括遗传因素、情绪波动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过敏性唇炎的发作程度。
治疗药关注患者“体质”问题
“小筑除了唇炎之外,还存在皮肤瘙痒、湿疹的情况。”最后,金涛给她开了中药,并且嘱咐她避免接触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提示的过敏原(包括鲆鲽鱼、剑鱼、鲤鱼、金枪鱼、鸡肉、豆奶、谷氨酸钙、谷氨酸钠、青霉菌、黑粉菌属、丁羟甲苯、粘固剂、甲醛、十六烷基硬脂醇等)。
服药2个月后,小筑皮肤瘙痒、湿疹的情况就明显有了好转,而且嘴唇无明显水肿,瘙痒不明显,脱屑也较前减轻。目前,小筑还在接受后续的治疗。
金涛表示,西医治疗唇炎缺乏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和全身系统性疾病治疗的同时予对症治疗,如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抗真菌治疗、补充维生素B12,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但疗效均不确切。
“从中医循证医学的理论出发,结合传统中医理论,我认为慢性唇炎除了从脾胃论治,还应关注患者自身的‘体质’问题,即先天禀赋不足。”金涛说,“因此治疗上,既要顾护脾胃,养阴清热祛风,又要从免疫系统着手,注重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只有恢复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恢复嘴唇的原貌。”
无论男女都应使用护唇膏
那么,唇炎该如何预防?当发现唇炎以后,除了药物治疗,还能做些什么来减轻唇炎?金涛表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网络图
“要少吸烟、少喝酒,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不要使用劣质或不适合自己的唇膏,不要盲目去做‘纹唇’。”他说,“有过敏者可通过检查‘过敏源’‘斑贴试验’‘MORA’等发现过敏物质,并避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各种因素。”
在饮食上,金涛建议大家多吃新鲜蔬菜,如黄豆芽、油菜、白菜、白萝卜等,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品,更不能吃那些用工业盐腌制的、用“地沟油”炸制的、用石灰炒制的劣质食品。
当然,及时补充足量水分也很重要。因为充足的饮水量,对于人体机能的均衡有很大帮助,能有效防止嘴唇干裂;要尽量避免风吹日晒等外界刺激,尤其在干燥、日晒严重的地方更要做好防晒补水的工作。
可能很多人觉得,涂护唇膏是女性的专利,事实上,无论男女,都应使用护唇膏来呵护双唇。金涛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添加刺激性成分少的无色唇膏。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可以用棉签将香油或蜂蜜涂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
“要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如果唇部的皲裂、结痂症状长期不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金涛说。